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血清实验常见问题答疑

血清实验常见问题答疑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09-18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827
    •     血清正确的保存对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!近有很多老师询问了技术人员一些血清问题,今天小编对所有问题做了个汇总,一起来看看吧!

          问题一:如何储存和解冻血清才不会使产品质量受损?

          答:将血清从冷冻箱取出后,先置于2~8℃冰箱使之融解,然后在室温下使之全融。但必须注意的是,融解过程中必须规则地摇晃均匀。长时间储存在2-8℃时,血清中的各种蛋白和脂蛋白(如冷凝集素、纤维蛋白原、玻粘连蛋白等)可能聚集而形成沉淀或可见的混浊。因此,推荐在-20℃以下储存血清,并避免反复冻融。我们建议血清应保存在-2O℃。若存放于4℃时,请勿超过一个月。若一次无法用完一瓶,建议无菌分装血清至恰当的灭菌容器内,再放回冷冻。

      问题二:血清中包含絮状沉淀,它们是什么,怎么处理?

          答:沉淀包含纤维蛋白和脂蛋白。这是正常特性,不会影响产品性质。要除去沉淀,离心血清(400g,1-2分钟)或者简单的让其沉淀在瓶子底部,将血清小心的 转移到另一个无菌瓶里(一般不建议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,因为沉淀会堵塞滤膜而无法过滤)。大多情况轻轻摇动沉淀并加热至37℃就会再溶解。所以,使用 产品时要摇动并加热血清至37℃,沉淀会自然消失。

      问题三:如何避免血清中产生沉淀?

          答:按如下操作可避免沉淀的产生:

          (1)解冻血清时,请随时将之摇晃均匀,使温度及成分均一,减少沉淀的发生。

          (2)血清分装冻存时,须规则摇晃均匀(小心勿造成气泡),使温度与成分均一。

          (3)勿直接由-20℃直接至37℃解冻,因温度改变太大,容易造成蛋白质凝结而发生沉淀。

          (4)勿将血清置于37℃太久,否则血清会变得浑浊,同时血清中许多较不稳定的成份也会因此受到破坏,从而影响血清的品质。

          (5)血清的热灭活非常容易造成沉淀物的增多,若非必要,可以无须做此步骤。

          (6)若必须做血清的热灭活,请遵守56℃,30分钟的原则,并且随时摇晃均匀。温度过高,时间过久或摇晃不均匀,都会造成沉淀物的增多。

      问题四:培养基中添加了血清和抗生素后,可长期保存吗?

          答:一旦您在新鲜培养基中添加了血清和抗生素时,您应该在两到三周内使用它。因为一些抗生素和血清中的基本成分在解冻后就开始降解。

          在此,恒远技术员解析血清的质量标准:

          (1)牛血清必须来自有文件证明无牛海绵状脑病的牛群或国家。并应具备适当的监测系统。

          (2)证明所用牛血清中不含对所生产疫苗病毒的抑制物。

          (3)有些国家还要求牛血清来自未用过反刍动物蛋白饲料的牛群。

          (4)无细菌、霉菌、支原体和病毒的污染,有些国家要求无细菌噬菌体污染。

          (5)对细胞有良好的支持繁殖作用。

          (6)血清要通过滤膜过滤除菌,保证无菌。

          恒远专注科研试剂盒的研发及销售多年,涉及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免疫学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,满足您实验所需,以实现与客户的双赢,完善的库存及供应体系以及高效稳定的专业纯化技术,保证产品均能现货供应。期待您的咨询选购。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“恒远生物”VX公众号。